公告版位
- May 13 Sun 2012 22:08
哈佛睡眠專家解夢:人一生要做10萬個夢
- May 06 Sun 2012 12:37
專家稱做夢可緩解壓力促進大腦正常發育
- Apr 09 Mon 2012 21:29
掃墓燒紙iphone,阿公託夢「怎麼用」
趣味一下
- Feb 12 Sun 2012 20:36
獨家專賣店》夢境成真專賣店
◎忘軍
我站在女孩身旁,聽見女孩跪坐在地上低聲哭泣,左手指背還感到隱隱作痛,我猜想是剛剛擊倒流氓的那拳出手過重,讓我有點擔心指骨因此斷掉。接著我聽見女孩放聲大哭,並且站起身抱住我。
女孩非常美麗,讓我有種飄飄然的感覺。讓我開始回想起昨晚的夢境……
- Feb 07 Tue 2012 00:30
補夢網 dream catcher
- Feb 05 Sun 2012 23:48
小繆思》逐夢
◎荒澤
晨星閃爍。
如你那雙迷濛而動人的灰藍眼眸,熠熠生輝。
漆黑冶豔的夜之花靜謐地綻放,醉心的凜冽清香引誘人們造訪眠之國度。我掬起一瓢窗前流淌的皎潔月光,滌淨一天的煩躁與疲憊,然後縱身躍入忘卻憂慮的暫眠。
正當我墜入安睡之際,你卻翩然現身了。
- Feb 02 Thu 2012 15:54
Lab出遊@彰化田尾菁芳園
- Jan 30 Mon 2012 22:42
藝術塔羅:以圖卡進行自成長團體之經驗初探
- Jan 30 Mon 2012 22:34
創傷與復原:隱喻故事在心理治療中的運用
劉冠妏(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研究生)
黃宗堅(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教授)
一、前言
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諮商學派中,以故事、隱喻及象徵為治療媒介實已廣泛地被運用在諮商歷程。例如,榮格(1921)在《心理類型》一書裡寫道「經驗上來說,自我(self)是以理想人格的形象呈現在夢境、神話與童話當中。」Michael White(1991)亦指出「敘事的隱喻認為人憑藉故事過生活—也就是說,這些故事會塑造生活,對生活有真正、而非想像的影響。這些故事提供了生活的結構。」
- Jan 30 Mon 2012 22:26
創傷與復原:積極想像在榮格夢工作中的隱喻象徵
黃宗堅(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教授)
壹、前言
在沙遊治療歷程中,治療師也經常融合其他如遊戲、繪畫、雕塑、甚至是夢的解析等方式來豐富工作的內涵。其中最根本的假設皆是在創傷與復原中的可能意涵。其中夢工作最大的優勢,在於它允許個案可以運用夢境中的象爭意象,來呼應其潛意識所隱含的世界,而這樣的象徵,則有助於個案從一個經驗的受害者轉化成經驗的創造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