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版位

人人都做,但並非人人了解夢。美國最新一期《女性摯友》雜志刊文為我們揭開了關於夢的6個秘密。

做夢幫助學習。哈佛大學醫學院新研究發現,睡眠有助大腦學習和解決問題。做夢是大腦處理、闡釋和理解新信息的過程。

一生能做10萬個以上的夢。哈佛大學睡眠專家勞裡·奎恩·洛文伯格表示,人每晚並非隻做一個夢,而是多達十幾個,只是清醒時無法全記而已。據統計,大多數人一生要做10萬個以上的夢。

榮格。沙遊。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無論古今中外,都堪稱人類最熟悉又最陌生的朋友。為了弄清那些稀奇古怪的夢,人們絞盡腦汁。過去,很多智者認為,夢能預測人的命運,現代科技早已否定了這種看似有根有據的說法。不過,近年來,又流另外一種說法:夢境的內容預示著健康走向。這種說法聽上去很吸引人,但是可信度怎樣呢?或者說,夢境和疾病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對應關系?專家是否可以利用夢境來為病人進行診療呢?

  快報記者 劉峻

  ■夢對應疾病的說法從何而來

榮格。沙遊。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36846_2872506903422_1582393087_32065805_548958896_n  
 

 

趣味一下


榮格。沙遊。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
◎忘軍

我站在女孩身旁,聽見女孩跪坐在地上低聲哭泣,左手指背還感到隱隱作痛,我猜想是剛剛擊倒流氓的那拳出手過重,讓我有點擔心指骨因此斷掉。接著我聽見女孩放聲大哭,並且站起身抱住我。

女孩非常美麗,讓我有種飄飄然的感覺。讓我開始回想起昨晚的夢境……

榮格。沙遊。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補夢網2

    

 

榮格。沙遊。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◎荒澤

晨星閃爍。

如你那雙迷濛而動人的灰藍眼眸,熠熠生輝。

漆黑冶豔的夜之花靜謐地綻放,醉心的凜冽清香引誘人們造訪眠之國度。我掬起一瓢窗前流淌的皎潔月光,滌淨一天的煩躁與疲憊,然後縱身躍入忘卻憂慮的暫眠。

正當我墜入安睡之際,你卻翩然現身了。

榮格。沙遊。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「不會生活,怎能學會諮商?」


榮格。沙遊。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楊淑貞、黃宗堅

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

 

摘要

本研究以中部某大學輔導中心主辦之「藝術塔羅:自我成長團體」之成員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。

榮格。沙遊。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劉冠妏(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研究生)

黃宗堅(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教授)

 

一、前言

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諮商學派中,以故事、隱喻及象徵為治療媒介實已廣泛地被運用在諮商歷程。例如,榮格(1921)在《心理類型》一書裡寫道「經驗上來說,自我(self)是以理想人格的形象呈現在夢境、神話與童話當中。」Michael White(1991)亦指出「敘事的隱喻認為人憑藉故事過生活—也就是說,這些故事會塑造生活,對生活有真正、而非想像的影響。這些故事提供了生活的結構。

榮格。沙遊。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黃宗堅(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教授)

 

壹、前言

在沙遊治療歷程中,治療師也經常融合其他如遊戲、繪畫、雕塑、甚至是夢的解析等方式來豐富工作的內涵。其中最根本的假設皆是在創傷與復原中的可能意涵。其中夢工作最大的優勢,在於它允許個案可以運用夢境中的象爭意象,來呼應其潛意識所隱含的世界,而這樣的象徵,則有助於個案從一個經驗的受害者轉化成經驗的創造者。

 

榮格。沙遊。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